吉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垃圾走进画廊的贫穷艺术大师,是谁 [复制链接]

1#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13564219.html

关于现当代艺术的定义,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命题。

半个世纪前,一名青年人将12匹马牵入了位于罗马的阿蒂科画廊,并将这个行为称为其艺术作品,一时间给当时的艺术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冲击。十二匹活马,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它们呼吸、它们吃喝排泄,以鲜活的姿态挑战着艺术的概念与边界。

这名青年是雅尼斯·库奈里斯(JanisKounellis)。他年出生于希腊,并于年移居到罗马进行创作。或许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实践在现当代艺术中留下了一席之地,人们后来将他称为“贫穷艺术大师”。

在前段时间落幕的第58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Prada基金会为这位已故两年的“贫穷艺术家”雅尼斯·库奈里斯举办了一场简洁而充满活力的个展。这届双年展旨在发现与感知艺术的社会功能,既包括快乐,也包含批判思维。正如本次双年展总策划拉夫·鲁戈夫所言,“艺术可以成为我们的工具,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细微的感受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这位与中国颇有缘分的艺术家,在过去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一直秉承朴素、遵循自然的美学原则,不断颠覆艺术的边界,在装置艺术甚至现代艺术史上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一笔。

突破与创新,是艺术的通则。当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进入了艺术殿堂,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在哪里?以库奈里斯为代表的贫穷艺术想传递什么样的观念?他们的突破创新又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影响?以下,Enjoy:

1

雅尼斯·库奈里斯:

让动物与废墟成为艺术品

年,杜尚以一个命名为《泉》的随处可见的小便器举起了现代主义运动的旗帜,其“艺术即是生活”的口号向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发起了挑战。

年,库奈里斯出生于希腊,自出生起,便深受这样的现代主义浪潮的影响。

20岁那年,库奈里斯从希腊搬到罗马,进入罗马美术学院学习。起初几年,他一直在绘画,创作了他的符号和字母作品,叛离绘画传统——大的黑体字、箭头或者数学符号,反复书写,“尺幅和房子一样大”。

《无题》()图片来源:NationalGalleriesScotland

年,库奈里斯在首次公众绘画行动里,边画边唱,画成后的字母绘画也当作乐谱来唱。在库奈里斯眼里,社会是“完全没有精确的框架”的片段,所以艺术也是片段式的,充满戏剧性。

这些画被评价家解读为,“白色的背景缺乏固定画面的作用,造成字母和符号漫游于空间里的错觉,同样的字母反复横写,则产生韵律感和前进感,箭头穿插其间,更加强了这种动感,蕴含着生命的乐章”。

后来,受皮耶罗·曼佐尼(PierroManzoni)和卢西奥·丰塔纳(LucioFontana)等艺术家的影响,他的作品由绘画开始大量使用现成的生活物品。年,库奈里斯在乌龟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场个展。

从年到年,他使用字母、数字、叠加印刷符号和道路标记,以达到颜色与画面的空间延伸效果。这些作品清晰地展现了他的诗意表达,并实现了超越形态的艺术创作目的。

▌以动物为媒介

年代,雅尼斯·库奈里斯开始借用动物进行艺术创作,以动物为媒介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年,库奈里斯将活鹦鹉与烤漆铁板作为装置《无题》的一部分进行展出。其后,库奈里斯又将12匹活马牵入了罗马阿蒂科画廊,引发轰动。

《无题》(年)

库奈里斯的大胆实践也启发了后辈艺术家们创作了许多同类的经典作品——达明安·赫斯特(DamienHirst)擅用牛、羊、鲨鱼等动物作为艺术素材,目前是英国作品成交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Cattelan)爱用马、鸽子、松鼠进行创作,被誉为国宝级的意大利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甚至让松鼠“自杀”在办公桌上。

“问题并不在于用了动物还是物品,关键是艺术家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角度来创作作品。”库奈里斯说,“我想用所有的手段,以实践、观察、孤独、词语、图像、令人讨厌之物回归诗歌。”

▌以废墟为材料

在库奈里斯的艺术创作之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煤块、仙人掌、速溶咖啡、废弃麻袋、装满玉米的袋子、废弃雕塑、石蜡灯、铁片等,甚至是铁路的轨道,都可能成为作品的主角。

《无题(咖啡)》-(图片来源:Tate,London)

让生活品进入艺术世界,让废墟成为艺术品,库奈里斯似乎在用自己的一枚枚装置艺术作品无声对抗着“消费主义”横行的物欲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疏远了人与人的距离,社会对人们而言变得冷漠而陌生。与其他现代主义艺术先锋一样,库奈里斯用作品隐喻地对社会进行批判与颠覆。

一组摆放有致的椅子,在空间内似乎在无声地呼吁着: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之间没有差别。艺术介入人类生活,批判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2

贫穷艺术是什么?

艺术本该被生活所取代

正是因为库奈里斯作品中用极平凡材料、反形式的艺术形态,反抗着古典艺术以审美为最高追求的形式,扛起了贫穷艺术运动的大旗,人们习惯将库奈里斯称为“贫穷艺术大师”。

“贫穷艺术”(ArtePovera)的概念在年由意大利的艺术评论家杰马诺·切兰(GemmanoChelan)首次提出。当时在热那亚的波特斯卡画廊(BertescaGallery),切兰组织了一场名为“贫穷艺术空间(ArtePoveraImspazio)”的展览。切兰用“贫穷艺术”一词概括当时意大利年轻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方式,他在定义时指出了贫穷艺术反商业的、独断的、平凡的和反形式的根本特点。

以库奈里斯为代表,这个以废弃物与日常材料作为表现媒介的艺术流派,在年代悄然形成。不同于传统观念中艺术创作与高端、高雅、高成本相连的刻板印象,“贫穷艺术”实践者用最廉价、最朴素的废弃材料进行他们的艺术创作。从金属、玻璃、麻布、瓷片,再到树枝、石头等,一切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创作的缪斯。

在库里奈斯的作品《无题》中,煤炭和木板车也组成了一幅作品(图片来源:collection.sin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