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徐媛)降糖药1分钱1片!8月20日上午,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1分钱1片药立马冲上了热搜。
每一批药品带量采购启动,都能引起众人围观。还记得去年底的“灵魂砍价”吗?“4.4元4太多,难听,再便宜点……”视频让老百姓看到了国家医保局如何将一片10毫克的药片砍价到全球最低价,也让公众了解到了一个新词“带量采购”。
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正式落地长沙。随着集中采购品种范围扩大、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更多药品价格有望逐步下降,惠及更大范围人群。而降价幅度堪称跳水的特价药,引发的“蝴蝶效应”医院、药企、药店、从业人员等方方面面。
时隔8个多月,这场由国家发起的大型“团购”,是否让患者真正享受到了价廉质优的药品?药价降了,在高价药和低价药之间,医院和患者如何取舍?老百姓的就医负担减轻了吗?药品的疗效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医院、医保部门,寻求答案。
患者体验
药费每天7.4元降到只需0.26元
“在带量采购实施前两年,每过一段时间去药店看病买药,就发现药价不知不觉又涨了。”家住开福区的龚先生是一位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用药,药价涨幅的波动直接与他每天的经济挂钩。
据资料显示,国家基本药物中,有的近两年间4次涨价。涨价的基本药物主要集中于癌症、慢性病等长期用药,有一定比例的药物DDDc(限定日剂量)涨幅较大,超过每日元。
针对“看病贵”“药价贵”的顽疾,国家推出了“国家医保药品谈判”这种创新方式。那么带量采购的药价降得有多低?
长沙芙蓉区的许先生多年来使用一款降脂药来控制血脂。今年6月份,许医院挂了个心内科主治医生的号,花费6元,因为是长期服药,医生直接开处方,付款时他发现之前一直服用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只要3.6元一盒,“之前一直听说带量采购,药价跳水,当时还不相信,原来真的便宜了这么多。”许先生算了一下,以前在药店购买,7片×20毫克/盒52元,每天一片可以吃7天,现在28片×10毫克/盒3.6元,能吃14天,药费从每天7.4元直接降到只需要0.26元,一年下来可省元。
长沙市医疗保障局招采处相关负责人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国家第一、二批带量采购和湖南省带量采购共涉及种药品,其中第一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有家医院参加,涉及25种药品,药价平均降幅52%,其中抗肺癌药物吉非替尼,从一盒10片元降至元;国家第二批带量采购有家医药机构(含3家连锁药店)参加,涉及32种药品,平均降幅53%,降幅最高的药品达到93%,其中降幅较大的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片,以前一盒24片价格为88元,降价后一盒仅5.47元;抗胃癌用药替吉奥胶囊以前一盒12粒元,降价后一盒仅67.95元;湖南省抗菌药带量采购涉及48种药品,平均降幅为35%,降幅最高的药品达88%。
记者统计,带量采购药品涵盖了抗肿瘤药、降糖药、降脂药、抗菌药、抗风湿、抗精神病类药、解热镇痛类药、心血管用药、胃肠动力药、止泻导泻用药等各个方面。而即将落地的国家第三批带量采购药品范围更广,涉及86种药品品规。
降价原因
以量换价挤掉药价虚高“水分”
近年来,生活中好用又便宜的常见药、低价药逐渐消失于市场,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药企利润空间很少。为什么带量采购药品能降到这么低?这是许多老百姓的疑问。
“带量采购是通过国家的力量,以‘大量’换‘低价’。”长沙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带量采购能让高高在上的药品变成“白菜价”,其精髓就是“以量换价”。以前药品招采普遍“只招价格不带量”,无法保证中标药品的采购数量,企业没有销售预期。而现在,药企中选后,能预期药品的全国销售量,药企愿意将价格压缩到最低,虽然薄利但能多销,同时占有了最大化的市场份额。通俗地讲就是:“我一次性要这么多,你给个最低的批发价。”
此外,集中带量采购挤掉了药价虚高的“水分”。据国家相关部门对一百多种常用药的审计调查,药品销售价格平均为药品生产成本的17至18倍左右,生产成本只占药品价格中极低的比例。
一位药企职员向记者透露,化学合成药生产成本较低,在药品价格的构成中,很大一部分费用流入药品的销售等流通环节,包括药品的分级代理,带量采购直接把这一部分费用砍掉了大多数。
此外,及时回款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介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一方面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结清货款,另一方面实行医保基金预付或医保基金直接与企业结算,确保及时结清货款。此前普遍存在的医疗机构拖欠企业货款问题得到解决,显著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
长沙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药品带量采购的意义绝不仅仅是降低了药价,更重要的是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根除带金销售,净化医药领域和卫生行业生态环境,分化药品产、销、用三个环节固化的利益结盟,破除利益壁垒,推动各个领域深度改革。
医生释疑
便宜也能有好药,仿制药品质量和疗效有保障
“这药的价格降了这么多,比白菜都便宜,不会是淀粉做的吧?”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何鸽飞曾遇到患者这样质疑药品质量。
药价“跳水”,医院,不再拿着医生开具的处方单到药店买药;另有小部分患者却处于观望态度,“便宜能有好药吗?”
面对患者质疑,何鸽飞认真解释,这些药品都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与原研药生物等效,质量与疗效有保障。
医院开具的带量采购药品外盒上看到,盒上均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标志。
一致性评价,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药品质量要求,即国家要求仿制药品要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
医院一位心血管内科医生透露,绝大多数患者,至少八成患者非常接受带量采购药品。而两成患者则对药物有自己的要求。“这类患者一般经济条件好,有些长期使用进口药物已成习惯,所以处于观望态度。”该医生表示,自己的家人和亲戚都使用便宜又好用的带量采购药品。“8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留意了病人的反馈,疗效没有太大差别,没有患者因为换药导致病情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许先生现身说法,他服用带量采购的降脂药已两个月,治疗效果不错,与之前的药品相比没有感到差别。
不少医生和患者在观察使用和亲身体会中,渐渐打消了对药品质量的疑虑。
制度保障
监测约谈,优先采购、使用带量采购药品
药价降了,但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医院。医院的带量采购药品用得上、用得好?
“医生看诊时必须优选中选药品,而不是首选高价药,要让带医院的主流药品。对不按规定使用中标药品的医生和科室,将严肃处理并约谈。”何鸽飞介绍,医院制订了完善的制度和实施方案,药剂科、医务科、医保科等八部门联合监管,优先采购、使用带量采购药品。
同时,医院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