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来源: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章遇
市值冲上亿元巅峰之际,“医药一哥”恒瑞医药(.SH)的业绩增速却遭遇滑铁卢。
7月31日晚间,恒瑞医药披露上半年成绩单。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实现营收.09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2亿元,同比增长10.3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62亿元,同比增长11.94%。
尽管营收和利润都保持了双位数增长,但这几乎是恒瑞医药近十年来业绩增速的最低点。
“主要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8月2日,恒瑞医药董秘刘笑含在中报业绩交流会上表示,“虽然我们的创新药持续放量,但是上半年疫情影响还没完全结束,导致业绩增速稍微低了一点。”
作为沪深两市“医药一哥”,恒瑞医药的业绩素来亮丽,自年以来始终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个别年份的增长甚至超过40%。而自年市值突破千亿元之后,恒瑞医药走出了非常凌厉的涨势,短短5年间市值突破亿元,动态市盈率达到80多倍。
因业绩增长不及预期,8月3日,恒瑞医药低开。市场对这只医药大白马的看法亦开始出现分化,有人认为业绩低点就是“上车”机会,也有人认为其业绩承压,估值已经出现泡沫。
不过,恒瑞医药方面对自身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长仍颇有信心。
7月31日,恒瑞医药还同步公布了一项新的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14位董事、高管以及位关键岗位人员(含控股子公司)限制性股标。该项股权激励计划解锁的业绩条件为:以年净利润为基数,年、年、年各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2%、67%,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8.64%。
业绩增速低点
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笼罩下,不少医药企业销售受到冲击,恒瑞医药亦不例外。作为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手术麻醉镇痛用药、造影剂研发和生产企业,恒瑞医药在今年一季度创下近十年以来业绩增速的新低。
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恒瑞医药实现营收55.27亿元,同比增长1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10.3%;扣非归母净利润12.76亿元,同比增长10.52%。
“疫情期间,医院正常的诊疗业务停摆,手术量和检测量下降,对抗肿瘤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恒瑞的麻醉用药和造影剂两大业务线造成直接冲击,一季度的业绩承压是情理之中。”8月2日,深圳某大型私募医药分析师李林(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而随着二季度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医院诊疗业务已经逐步恢复,但是从表观业绩来看,恒瑞第二季度的销售恢复程度没有达到预期。”
恒瑞医药旗下主营抗肿瘤、手术麻醉、造影剂以及综合四大产品线。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其麻醉线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造影剂与综合线的收入基本与去年上半年持平;最为核心的抗肿瘤线表现依旧亮眼,上半年录得50%左右同比增长。
“麻醉线滑坡背后既有疫情原因,也有集采的因素。”李林认为。年,麻醉线重点品种盐酸右美托咪定被纳入首轮“4+7”集采,恒瑞医药原本在该品种市场一家独大,却因暂未通过一致性评价无缘竞标。近两年来,恒瑞医药右美托咪定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
事实上,在带量集采加速推进的政策趋势下,恒瑞医药的整个仿制药业务都面临不小压力。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年年底,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收入占比尚不足三成,仿制药仍然占其收入的大头。
年“4+7”25个品种扩围集采中,恒瑞医药仅厄贝沙坦1个品种中标;年初的第二批全国药品集采中,恒瑞医药的醋酸阿比特龙、替吉奥胶囊、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白蛋白紫杉醇中标,价格平均降幅超过70%。
而即将到来的第三批全国集采,恒瑞医药的氨溴索、坦活新、塞来昔布、非布司他、卡培他滨、来曲唑6个品种被纳入集采名单。
“恒瑞现在正处于从仿创结合到创新驱动的转型阶段,这几年是关键过渡期。仿制药的大势已去,只要创新药的占比能够快速提升,超过仿制药成为业绩主力,就不用太担心集采的影响。”李林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
重金押注创新药
尽管营收和利润增速双双放缓,恒瑞医药在研发上的投入依然不吝加码。
数据显示,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18.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6%,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上升至16.48%。这个投入比例在国内制药行业已经是首屈一指,而且恒瑞医药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
“疫情期间,药物临床试验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也间接影响了研发费用的实际投入。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的话,研发费用可能会更高。”恒瑞医药高级副总经理兼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在中报交流会上表示。
从研发费用的构成来看,上半年其研发人员人工费用达到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恒瑞医药先后在连云港、上海、成都和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部,研发团队已经达到多人。而这个数字在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增长。
“现在项目太多,要做的靶点也很多。我们有很好的研发管线布局,必须要有很好的团队去做。”张连山坦言,在新阶段要保持竞争优势,除了成本控制,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