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光谷29家高科技企业CEO去华为总部学习
TUhjnbcbe - 2021/2/25 14:28:00

本文转载自“湖北日报”

带着求索之问,东湖高新区29家高科技企业CEO在华为总部展开特训——

华为带给光谷企业的启示

图为:光谷企业家在深圳华为总部了解智慧城市应用(记者李墨、通讯员陈卓伟摄)

深圳龙岗,华为公司总部。

大巴车穿过新城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和民居,驶入密林之中的华为大学。入口处,一块大石安静矗立,上面刻着8个字:小胜靠智,大胜在德。

年,华为销售收入亿元,全球员工约18万人,世界强排名第83位。光是研发人员,就多达8万人。

华为成功的秘密在哪里?

如何通过激励制度为“新民营经济”留才、引才、用才?

前不久,带着求索之问,武汉东湖高新区组织29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南下深圳,在华为培训中心展开了为期3天的CEO特训。

他们从华为带回了什么?

华为的奋斗史诗:

要想不死,必须重生!

光谷CEO们倾听的第一课,是“华为的成长之道”。

不是“成功”,而是“成长”!在华为总裁任正非看来,华为总有一天会倒闭,这是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

倒闭?!

一个正向万亿规模发起全力冲击的伟大企业?

有哪一家企业在巅峰时刻,如此冷静地直面“生死”!

任正非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华为刚刚送走财年,彼时年销售额亿元,利润29亿元,位居中国电子百强之首。

在许多华为员工的案头,几乎都放着同一本书:《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自我批评,这就是华为能够走到今天的全部秘密。

华为的高层,必须在一线历练,才能委以重任。

华为文化中,有非常强烈的危机和忧患意识。因为大家明白,只有长期艰苦奋斗,才能晚一点倒下。要想不死,必须重生!

以奋斗者为本:

股权激励给人才

戴上“金手铐”

截至年12月31日,华为员工持股人数人。

作为一家没有上市的庞大民企,华为的初衷是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尽可能让他们分享企业财富。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至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至90%。

任正非在内部一次讲话中提到:严格的制度、惩戒和命令只能管住人的手脚,无法让人“志愿”付出他的“脑”和“心”。要释放出员工最大的潜能,最有效的途径是改进我们的管理方式,用倾听、尊重、认可与帮助,让每个人“志愿”多付出他的智慧与能量。

因而,华为的价值观更强调“以奋斗者为本”,导向冲锋和成功,而不仅是“以人为本”。

在过去几年,光谷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探索股权激励,给核心人才戴上“金手铐”。

年,烽火通信名骨干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以7.15元/股的价格,买入公司.5万股股票,总金额近2.06亿元。

年,东湖高新区设立规模达5亿元的股权激励代持专项基金,借钱给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到今年6月,总计借款1.87亿元。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宋爱红介绍,年公司向股权基金借款万元实施股权激励。如今,已有多名核心管理与技术人员持股,共拥有公司50%股权。

宋爱红说:“在华为学习这几天,我一刻都没有让大脑停下来,都在思考华为理念如何在吉奥落地。”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敏称,公司薪酬体系一直在学习华为。今年上半年,其上市母公司武汉精测电子,向名核心管理者、技术及业务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技术岗位。

极致的专注:

30年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

去年3月,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华为近30年来都在专注做通信产品,向一个城墙口冲锋。公司几十人的时候是这样,十几万人的时候还是这样。

乔布斯也曾说,不做什么与做什么同样重要。

华为的聚焦与专注战略,让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刚感触很深。

帝尔激光是一家做精密激光装备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应用于光伏太阳能电池,能够大幅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目前,其激光装备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0%,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专注说起来容易,走过才知艰辛。”李志刚说,帝尔年创立时,激光在光伏行业的应用并不被外界看好。他咬紧牙关不断投入研发,靠借钱发工资,几度弹尽粮绝。

坐了5年“冷板凳”后,李志刚不仅没有等来市场的春天,反遭遇年光伏行业断崖式下滑。产业绝境中,身边几乎所有的学者和企业家朋友,都劝他另谋出路,不要再投入。但他不甘心,坚信这项技术和这个产业,一定会有触底反弹的一天。

李志刚带着团队一家家给客户算账:用了新技术后,光电转换效率能提高多少,能帮客户多挣多少钱。在台湾调试设备时,连续一个星期没看到太阳。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进了超净间,凌晨一两点才回到住处。

天道酬勤,商道酬信。

走过严冬的帝尔,近两年迎来高速发展期,预计今年将成倍增长。李志刚说:“华为是我最崇拜的中国企业,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是华为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比如极致专注,以客户为中心,永不失信。”

拼搏赶超的“丛林法则”:

不学习不行,

学习慢了也不行

任正非今年73岁了。无论是在18万人的华为,还是在中国企业家之中,他惊人的学习力都鲜有人及。

特训班上,授课老师透露,任正非现在依然坚持两天看一本书,一年阅读量约本,涉猎非常广泛。

在华为,如果没有高度的学习能力,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甚至学习慢了都不行,大批的博士、博士后和海归流向华为,竞争充满紧迫感。

宋爱红说,过去20年,华为为了引进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花费了大量资源。这个企业的学习精神,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基因,并影响着更多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

从去年开始,武大吉奥也专门请来日本咨询顾问公司,投入几百万元导入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体系,为吉奥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通过这样一种做法,让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变革没有出路,但变革一定会遇到阻力。”宋爱红说,华为走过的路,让吉奥更加坚定了变革之心。

公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曙光说,华为从创立之始,就一直在创新和变革。变革是很痛苦的浴火过程,尤其是许多当年的创业元老都已经富起来,很难有动力去革自己的命。

尽管公采网络的交易额已达千亿规模,但他认为在商业模式上仍需革新。“这几年,和许多创业公司一样,我们的发展也走过一些弯路。华为对光谷企业最大的启迪,不止是各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信念,那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忘初心,奋斗到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光谷29家高科技企业CEO去华为总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