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就是通往诗和远方的桥梁,而它本身又构成了诗和远方。
——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项目教科、文化与传播委员会副主席何蔚萍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有一大批人不再需要为每日的温饱而烦恼,便会对美好生活提出更高的需求,希望更多的向往化为现实。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见证了时代从物质消费走入文化消费。一波一波的「消费升级又降级」之下,有些关键词开始重复出现:文创、文旅、乡创、城市更新……这些看起来很大让人无从入手的词,其实都有共同的底色——文化、创新和场景的扩充。
陕西袁家村,一片既传承着传统关中生活,又吸引着最「现代」的创新人才和全国游客的「振兴之土」
图片来自网络
人们越来越关心,我所到之处、我所购买和使用之物,乃至我的生活,背后的文化和意义;思考历久不变的传统文化如何在不失去其内涵的前提下变得「现代」;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快速流动到过往社会主流的发展主义视野所看不见的「新天地」——乡村、老城、野外甚至「赛博空间」,并在那里扎根,开展生活,创造新工作。
这股力量正在快速成长,而一场疫情非但没有扑灭它的势头,反而加速了它的变革。那么,在这个「一切生意最后都是卖生活方式」的「泛文创」时代,身在其中的我们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创自己的重启之路呢?
一场大会共振重启
泛文创产业本身已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重启」这个命题更需要多方共创。
因此,博鳌文创院、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和海南中远海运博鳌国际会务有限公司等多家「文化+」模式头部垂直机构联合发起了「博鳌文创论坛暨首届博鳌文创周」。
图片来源:博鳌文创院